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郵編:361005
聯系方式:05922185622 (辦) E-mail: chenxiancai@xmu.edu.cn
基本信息
重慶市奉節縣人,在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現為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創中心社會整合平臺執行長。
目前主持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研究》。
教育背景
高 中:四川省奉節縣中學
大 學: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研究生: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工作經歷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助理教授(2007.08-2010.07)
副教授(2010.08-2016.07)
教授(2016.08- ?。?/span>
課程承擔
本科生課程:臺灣政治專題講座;
臺灣政治人物專題講座
研究生課程:兩岸事務專題講座;
臺灣政黨政治
研究方向
1、民進黨研究
2、國家統一問題研究
3、臺海安全問題研究
4、臺灣地區智庫研究
5、“臺獨”組織研究
論文發表
“九合一”選后民進黨派系地方版圖消長及其影響分析,載《臺灣研究集刊》2019年第3期;
當前臺灣島內獨派組織發展狀況分析,載《臺灣研究》,2018年6月
臺海危機與風險管理:1987-2017為例,載《臺灣研究》,2018年2月
民進黨重返執政后新潮流系發展態勢研究,載《臺海研究》,2017年09月
民進黨重返執政后派系政治發展及其影響研究,載《現代臺灣研究》,2017年第6期;
民進黨重返執政后臺獨勢力最新發展態勢分析,載《臺灣研究》2017年第3期;
試析蔡英文“維持現狀”政策,載《臺灣研究集刊》2017年第1期;
民進黨重返執政與兩岸關系發展前景分析,載《臺灣研究》2016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臺、港、澳研究》全文轉載,2016年第4期。
臺灣地區政治型智庫的發展及其趨勢研究,載《臺灣研究》2015年第5期;
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問題與前景,載《臺海研究》2014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臺、港、澳研究》全文轉載,2015年第1期。
兩岸特色民間社會融合問題研究,載《臺灣研究集刊》,2014年第4期;
民進黨不凍獨 民共沒交集,載臺灣《中國時報》2014年7月19日;
民進黨權力洗牌的考量與困境,載《澳門日報》2012年8月13日;
臺灣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透明化進程解析,載《臺灣研究》2012年第4期;
冷戰后臺灣與東盟政治關系發展研究,載《臺灣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
臺灣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問題研究,載《臺灣研究》2011年第3期;
兩岸社會一體化的理論架構與實現路徑,載《臺灣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
民間組織與臺灣公民文化變遷的關系初探,載《臺灣研究集刊》2010年第5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臺、港、澳研究》全文轉載,2011年第1期。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理論建構與實現路徑,載《臺灣研究集刊》2009年第1期;
臺海危機管理;戰略險情與模式選擇-以陳水扁當政時期為例,載《臺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4期;
冷戰后美日對臺戰略的比較研究,載《臺灣研究》2008年第2期
專著出版
01.專著《臺海危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6月;
02.專著《臺灣地區智庫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6月;
03.專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33個理由》,臺北:華立圖書股份公司,2015年6月;
04.專著《兩岸非傳統安全合作》,學習出版社,2016年;
05.專著《“臺獨”風險》,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年12月;
科研項目
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兩岸關和平發展中的非傳統安全》,以及福建省、廈門市社科基金項目。
承擔中央臺辦及各級政府、涉臺部門的委托項目數十項
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重點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十多項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境外交流
1.赴臺灣地區開展學術交流數十次;
2.赴港澳地區開展學術交流十多次;
3.赴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新加坡、菲律賓、韓國、日本等國家開展學術交流
獲獎情況
獲得福建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廈門市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全國臺灣研究優秀論文獎等、廈門大學工商銀行獎